“浦莎手拉手,共筑中华情” 新疆莎车学子“祖国情·中华行”活动纪实

频道:快讯 日期: 浏览:81

       六月的上海,微风和煦,浦江奔流。一群来自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的青少年,带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求,于2025年6月17日跨越万里山河,踏上黄浦江畔这片充满活力与底蕴的土地。2025年6月18日至19日,“祖国情·中华行”浦莎青少年手拉手活动的首批100名莎车学子,继续他们在上海的研学旅程,足迹遍布历史地标、科技前沿与美德课堂,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民族团结,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。

追寻红色起点,感悟初心如炬

      18日的行程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开启。在庄严肃穆的中共一大纪念馆,莎车学子们屏息凝神,跟随讲解员的脚步,在一件件珍贵文物、一幅幅历史图片、一幕幕逼真场景前驻足。青铜浮雕墙上的《起点》浮雕、按原样复制的“一大”会议室……历史仿佛在眼前鲜活重现。来自莎车县第二中学的李佳琳同学说:“在这里,我好像看到了那些前辈们为了国家奋斗的样子。我们现在的好日子,真的来之不易,要好好珍惜,努力学习。”这堂生动的党史课,将伟大建党精神的种子悄然播撒在孩子们心田。image.pngimage.pngimage.png

      移步毗邻的新天地石库门街区,传统里弄与现代都市的奇妙交融令学子们惊叹不已。他们穿梭于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间,触摸着历史的肌理,聆听着石库门从民居到时尚地标的变迁故事。“这里既保留了老上海的味道,又充满了国际范儿,让我看到了中华文化包容创新的力量。”同学在体验后感慨道。海派文化的开放与活力,为孩子们打开了理解现代都市文明的一扇窗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对话千年文明,筑牢文化自信

      当日下午,上海博物馆这座中华文明的殿堂,为莎车学子们展开了一幅跨越五千年的瑰丽画卷。在琳琅满目的青铜器、陶瓷、书画、玉器前,孩子们流连忘返。商周青铜的厚重雄浑、唐宋瓷器的温润典雅、古代书画的飘逸灵动……无不诉说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。尤其当看到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,如带有西域风格的钱币、器物时,孩子们倍感亲切。伊什库力乡中学的古丽娜尔·艾力同学很激动:“原来我们的家乡新疆,那么早就和全国各地有联系了!这些文物就是证明,感觉特别亲切,特别自豪。”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触摸科技脉动,点亮创新梦想

    19日的旅程聚焦未来。走进科大讯飞AI智能体验馆,人工智能的神奇世界瞬间点燃了学子们的热情。能流畅对话的智能音箱、瞬间转换多种语言的翻译机、模拟老师批改作文的智慧教育系统……各种前沿应用令人目不暇接。孩子们兴奋地尝试着语音指令,与AI进行趣味互动,惊叹于科技改变生活的巨大力量。带队的赵蓉蓉老师说:“孩子们眼睛都亮了,问了很多问题。科技的力量让他们很震撼,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想象。”

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筑牢安全基石,传承孝亲美德

      安全是成长的基石。下午,学子们来到奉贤区民防教育基地。在这里,专业教官通过模拟烟雾逃生、地震小屋体验、消防器材操作等沉浸式教学,教授防空防灾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。逼真的演练场景让同学们神情专注,认真操练。托合提麦麦提·托合提老师说:“这些实用的安全知识和技能,对孩子们太重要了。学会了,遇到危险他们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,也能帮助别人。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      随后走进上海孝亲文化展示馆,浓厚的人文气息扑面而来。馆内通过历史典故、先贤故事和现代孝行典范,生动诠释着“百善孝为先”的中华传统美德。孩子们认真聆听“二十四孝”的当代解读,参与家风家训互动,感悟“孝”不仅是侍奉双亲,更是家国情怀的起点。“孝敬父母是根本,爱家才能爱国。我要把这份美德带回家乡。”王泽英老师看着深受触动的学生们,欣慰地表示:“孝亲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,能让孩子们懂得感恩与责任,将小家的爱延伸到对祖国大家庭的忠诚。”image.png

image.png

image.png

有形有感,共筑中华情

      短短几日,从厚重的历史到前沿的科技,从生命安全到家国情怀,这场精心设计的研学之旅,让莎车学子们全方位、沉浸式地感受祖国的伟大成就、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上海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。

据悉,此次研学活动将持续数日,莎车学子们还将深入上海学校、社区,与同龄人手拉手结对交流,共同参与文化体验课程,让浦莎两地青少年的友谊之花在互动交融中绚丽绽放,共同谱写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。从黄浦江畔到叶尔羌河,一条情感与文化的纽带,正将两地青少年的心紧紧相连,共筑绵长深厚的中华情。